| |

2024年读经计划


圣经日日行
05/15/2024

(前一天 | 后一天)

© Nick Gumbel, Alpha Intl, UK.

日期 136

说出你的故事

介绍

在他还是孩子时,父母就离婚了。马克.西斯被酗酒成性的母亲养大,动辄就遭到毒打。十四岁那年,马克终于站起来对母亲说,“你再也不能这样对我。” 第二天,母亲自杀了。

马克被扔到了寄养中心,照他的话说,他从此过上了“愚蠢而疯狂”的生活。马克染上毒瘾,成了警察局的常客,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。

后来,马克(已经30出头)被女友带到了我们教会举办的启发课程。在启发的周末营中,马克经历了一件奇妙的事 —— 与神相遇。马克说,“我的小组代领人托比为我祷告,让圣灵来到我里面。我很清楚他的祷告得到了应允,因为我突然完全没有办法自控,我开始不停抽泣。

“我跑到街角的酒吧,买了杯啤酒,然后返回营地,我找到一个最黑暗的角落,独自坐下来。过了一会,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平安和舒适。 这是一种完全的爱。我感到自己属于一个家,这是我以前从未经历过的。

“我哭了,我祈求神再给我显一个神迹。让托比从房间里走出来。正在祷告的时候,房门开了,托比走了出来。

神是真的,他无条件地爱我,他是那样温柔。他的圣灵拯救了我。启发周末营帮我找到了神。神知道我的轨迹,在我尚未到来时,他早就在这儿等我了。”

马克的故事影响了很多人。你的故事也许不像马克的这样戏剧性,但每个人都有故事。不论生长在一个基督教家庭,还是刚刚成为基督徒几个小时,你的故事都大有能力。

智慧书

箴言 12:8-17

8 人必按自己的智慧被称赞,心中乖谬的必被藐视。 9 被人轻贱却有仆人,强如自尊缺少食物。 10 义人顾惜他牲畜的命,恶人的怜悯也是残忍。 11 耕种自己田地的必得饱食,追随虚浮的却是无知。 12 恶人想得坏人的网罗,义人的根得以结实。 13 恶人嘴中的过错是自己的网罗,但义人必脱离患难。 14 人因口所结的果子必饱得美福,人手所做的必为自己的报应。 15 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正直,唯智慧人肯听人的劝教。 16 愚妄人的恼怒立时显露,通达人能忍辱藏羞。 17 说出真话的显明公义,作假见证的显出诡诈。

释经评注

说出真实的故事

今天的箴言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从关爱动物(10节),不计较他人的侮辱,到不要以恼恨相报:“愚妄人的恼怒,立时显露。通达人能忍辱藏羞。”(16节)

有一句话特别契合今天的主题,这就是“说出真话的,显明公义。”(17节第一段)如果你需要在法庭作证,你就要说真话。但其实,我们每个人都是为耶稣作证的证人。

不论和朋友闲聊,还是周日站在讲台上分享,只要你诚实、真挚,说出自己的故事,便能产生巨大力量。

祷告

主啊,请帮助我从内心深处,诚实、真挚地分享我的见证。

新约

约翰福音 9:1-34

医好生来瞎眼的

9 耶稣过去的时候,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。 2 门徒问耶稣说:“拉比,这人生来是瞎眼的,是谁犯了罪?是这人呢,是他父母呢?” 3 耶稣回答说:“也不是这人犯了罪,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,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。 4 趁着白日,我们必须做那差我来者的工;黑夜将到,就没有人能做工了。 5 我在世上的时候,是世上的光。” 6 耶稣说了这话,就吐唾沫在地上,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, 7 对他说:“你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。”(“西罗亚”翻出来就是“奉差遣”。)他去一洗,回头就看见了。 8 他的邻舍和那素常见他是讨饭的,就说:“这不是那从前坐着讨饭的人吗?” 9 有人说:“是他。”又有人说:“不是,却是像他。”他自己说:“是我。” 10 他们对他说:“你的眼睛是怎样开的呢?” 11 他回答说:“有一个人名叫耶稣,他和泥抹我的眼睛,对我说:‘你往西罗亚池子去洗。’我去一洗,就看见了。” 12 他们说:“那个人在哪里?”他说:“我不知道。”

法利赛人盘问医好的瞎子

13 他们把从前瞎眼的人带到法利赛人那里。 14 耶稣和泥开他眼睛的日子是安息日。 15 法利赛人也问他是怎么得看见的。瞎子对他们说:“他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,我去一洗,就看见了。” 16 法利赛人中有的说:“这个人不是从神来的,因为他不守安息日。”又有人说:“一个罪人怎能行这样的神迹呢?”他们就起了纷争。 17 他们又对瞎子说:“他既然开了你的眼睛,你说他是怎样的人呢?”他说:“是个先知。” 18 犹太人不信他从前是瞎眼、后来能看见的,等到叫了他的父母来, 19 问他们说:“这是你们的儿子吗?你们说他生来是瞎眼的,如今怎么能看见了呢?” 20 他父母回答说:“他是我们的儿子,生来就瞎眼,这是我们知道的。 21 至于他如今怎么能看见,我们却不知道。是谁开了他的眼睛,我们也不知道。他已经成了人,你们问他吧,他自己必能说。” 22 他父母说这话是怕犹太人,因为犹太人已经商议定了,若有认耶稣是基督的,要把他赶出会堂。 23 因此他父母说“他已经成了人,你们问他吧”。 24 所以法利赛人第二次叫了那从前瞎眼的人来,对他说:“你该将荣耀归给神,我们知道这人是个罪人。” 25 他说:“他是个罪人不是,我不知道。有一件事我知道:从前我是眼瞎的,如今能看了!” 26 他们就问他说:“他向你做什么?是怎么开了你的眼睛呢?” 27 他回答说:“我方才告诉你们,你们不听,为什么又要听呢?莫非你们也要做他的门徒吗?” 28 他们就骂他,说:“你是他的门徒!我们是摩西的门徒。 29 神对摩西说话是我们知道的,只是这个人,我们不知道他从哪里来!” 30 那人回答说:“他开了我的眼睛,你们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,这真是奇怪! 31 我们知道神不听罪人,唯有敬奉神、遵行他旨意的,神才听他。 32 从创世以来,未曾听见有人把生来是瞎子的眼睛开了。 33 这人若不是从神来的,什么也不能做。” 34 他们回答说:“你全然生在罪孽中,还要教训我们吗?”于是把他赶出去了。

释经评注

持之以恒,分享你的故事

我非常喜爱这个生来瞎眼之人的故事。首先,耶稣明确表明罪和苦难之间没有自动联系(1-3节)。法利赛人推测这个人生来瞎眼的原因是他“全然生在罪孽中”(34节)。

甚至连门徒都问耶稣,“拉比,这人生来是瞎眼的,是谁犯了罪?是这人呢?是他父母呢?”(2节)耶稣说他们问错了问题。耶稣回答,“也不是这人犯了罪,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,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。”(3节)

耶稣通过自己的话和触摸医治了这个人。耶稣触摸他的时候,怀着巨大的爱和尊重。这个神迹让众人欢喜雀跃。人们窃窃私语,感到十分震惊,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
人们总能为医治的神迹找出“合理解释”。当瞎子被耶稣治好后,“他的邻舍,和那素常见他是讨饭的,就说,这不是那从前坐着讨饭的人吗?有人说,是他。又有人说,不是,却是像他。”(8-9节第一段)

不但如此,人们还喜欢吹毛求疵,结果舍本逐末。瞎子勇敢向众人讲明原委,有人却说,“这个人不是从神来的,因为他不守安息日。”(16节)

对于法利赛人的存心刁难,这个人没有什么好办法,他只能一遍遍讲述自己的故事。同时,他也给出了最佳答案:“我不知道”(12节)。当有人用那些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来刁难我们的时候,“不知道” 就是最好的答案。

我最喜欢这个人的一点是,当他被这些愚蠢而无聊的人搞得不胜其烦时,就干脆说,“有一件事我知道,从前我是眼瞎的,如今能看见了。”(25节)

这个人不但眼睛复明,心眼也被打开。他知道“有一个人名叫耶稣”(11节),并认为耶稣“是个先知”(17节),是“从神来的”(33节)。后来,他相信耶稣就是“人子”,并且拜他(38节)。

你的故事是大有能力的见证,也是对付反对者最有效的办法:“我曾经是那样的…… 而今是这样的……这就是耶稣的力量!”

与新约时代无异。如今,说出你的故事仍然是分享信仰的一个重要手段。

祷告

主啊,我为那些大有能力的见证感谢你。感谢你,因为我们可以说:“从前我是眼瞎的,如今能看见了”(25节)。愿你兴起更多人来分享他们与你相遇的故事,并见证你使人灵眼复明的大能。

旧约

路得记 1-2

以利米勒携妻及子居摩押地

1 当士师秉政的时候,国中遭遇饥荒。在犹大伯利恒有一个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,往摩押地去寄居。 2 这人名叫以利米勒,他的妻名叫拿俄米,他两个儿子,一个名叫玛伦,一个名叫基连,都是犹大伯利恒的以法他人。他们到了摩押地,就住在那里。 3 后来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,剩下妇人和她两个儿子。 4 这两个儿子娶了摩押女子为妻,一个名叫俄珥巴,一个名叫路得,在那里住了约有十年。 5 玛伦和基连二人也死了,剩下拿俄米,没有丈夫,也没有儿子。

6 她就与两个儿妇起身,要从摩押地归回,因为她在摩押地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,赐粮食于他们。 7 于是她和两个儿妇起行离开所住的地方,要回犹大地去。 8 拿俄米对两个儿妇说:“你们各人回娘家去吧!愿耶和华恩待你们,像你们恩待已死的人与我一样。 9 愿耶和华使你们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。”于是拿俄米与她们亲嘴,她们就放声而哭, 10 说:“不然,我们必与你一同回你本国去。” 11 拿俄米说:“我女儿们哪,回去吧!为何要跟我去呢?我还能生子做你们的丈夫吗? 12 我女儿们哪,回去吧!我年纪老迈,不能再有丈夫。即或说我还有指望,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, 13 你们岂能等着他们长大呢?你们岂能等着他们不嫁别人呢?我女儿们哪,不要这样!我为你们的缘故,甚是愁苦,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我。” 14 两个儿妇又放声而哭,俄珥巴与婆婆亲嘴而别,只是路得舍不得拿俄米。

拿俄米路得同归犹大地

15 拿俄米说:“看哪,你嫂子已经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,你也跟着你嫂子回去吧!” 16 路得说:“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!你往哪里去,我也往哪里去;你在哪里住宿,我也在哪里住宿。你的国就是我的国,你的神就是我的神。 17 你在哪里死,我也在哪里死,也葬在那里。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,不然,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于我!” 18 拿俄米见路得定意要跟随自己去,就不再劝她了。

19 于是二人同行,来到伯利恒。她们到了伯利恒,合城的人就都惊讶。妇女们说:“这是拿俄米吗?” 20 拿俄米对她们说:“不要叫我拿俄米,要叫我玛拉,因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。 21 我满满地出去,耶和华使我空空地回来。耶和华降祸于我,全能者使我受苦。既是这样,你们为何还叫我拿俄米呢?” 22 拿俄米和她儿妇摩押女子路得从摩押地回来到伯利恒,正是动手割大麦的时候。

路得往波阿斯田拾遗穗

2 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的亲族中,有一个人名叫波阿斯,是个大财主。 2 摩押女子路得对拿俄米说:“容我往田间去,我蒙谁的恩,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。”拿俄米说:“女儿啊,你只管去。” 3 路得就去了,来到田间,在收割的人身后拾取麦穗。她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块田里。 4 波阿斯正从伯利恒来,对收割的人说:“愿耶和华与你们同在!”他们回答说:“愿耶和华赐福于你!” 5 波阿斯问监管收割的仆人说:“那是谁家的女子?” 6 监管收割的仆人回答说:“是那摩押女子,跟随拿俄米从摩押地回来的。 7 她说:‘请你容我跟着收割的人,拾取打捆剩下的麦穗。’她从早晨直到如今,除了在屋子里坐一会儿,常在这里。”

波阿斯厚遇路得

8 波阿斯对路得说:“女儿啊,听我说,不要往别人田里拾取麦穗,也不要离开这里,要常与我使女们在一处。 9 我的仆人在哪块田收割,你就跟着他们去。我已经吩咐仆人不可欺负你。你若渴了,就可以到器皿那里喝仆人打来的水。” 10 路得就俯伏在地叩拜,对他说:“我既是外邦人,怎么蒙你的恩,这样顾恤我呢?” 11 波阿斯回答说:“自从你丈夫死后,凡你向婆婆所行的,并你离开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认识的民中,这些事,人全都告诉我了。 12 愿耶和华照你所行的赏赐你。你来投靠耶和华以色列神的翅膀下,愿你满得他的赏赐。” 13 路得说:“我主啊,愿在你眼前蒙恩。我虽然不及你的一个使女,你还用慈爱的话安慰我的心。”

14 到了吃饭的时候,波阿斯对路得说:“你到这里来吃饼,将饼蘸在醋里。”路得就在收割的人旁边坐下。他们把烘了的穗子递给她,她吃饱了,还有余剩的。 15 她起来又拾取麦穗。波阿斯吩咐仆人说:“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麦穗,也可以容她,不可羞辱她; 16 并要从捆里抽出些来,留在地下任她拾取,不可叱吓她。”

17 这样,路得在田间拾取麦穗,直到晚上。将所拾取的打了,约有一伊法大麦。 18 她就把所拾取的带进城去给婆婆看,又把她吃饱了所剩的给了婆婆。 19 婆婆问她说:“你今日在哪里拾取麦穗,在哪里做工呢?愿那顾恤你的得福!”路得就告诉婆婆说:“我今日在一个名叫波阿斯的人那里做工。” 20 拿俄米对儿妇说:“愿那人蒙耶和华赐福!因为他不断地恩待活人死人。”拿俄米又说:“那是我们本族的人,是一个至近的亲属。” 21 摩押女子路得说:“他对我说:‘你要紧随我的仆人拾取麦穗,直等他们收完了我的庄稼。’” 22 拿俄米对儿妇路得说:“女儿啊,你跟着他的使女出去,不叫人遇见你在别人田间,这才为好。” 23 于是路得与波阿斯的使女常在一处拾取麦穗,直到收完了大麦和小麦。路得仍与婆婆同住。

释经评注

谦卑分享你的故事

付出真爱不仅不方便,还要付上代价。但真正的幸福只属于那些愿意为了别人的好处而甘愿牺牲自己的人。

《路得记》发生在一个偏远山村,它记录了两个寡妇和一位农场主之间的故事。《路得记》和《士师记》形成了鲜明反差。虽然这两部书的时间背景完全一样,(路得生活的时间是“当士师秉政的时候” 1:1),但内容却截然不同。

《士师记》中满是邪恶和战乱,因为“各人任意而行”(士师记21:25),但《路得记》却是一个体现忠诚、信实和良善的美好故事。如此温馨的故事竟发生在那么动荡的年代,这使《路得记》显得尤为珍贵。此外,《士师记》的着眼点是整个以色列,而《路得记》讲述一个家庭的故事。

这提醒我们,神既掌管天地万物、人类历史,也关心每个人的生活点滴。宇宙的主宰者也是你至亲的天父。《路得记》表明神关心、照看人生命中的大事小情,他是信实的。

在拿俄米心中,路德的幸福比她自己的更重要。她希望路得能够返回本家,因为她在那里再嫁的可能性较高。为了路得能得到好归宿,拿俄米宁愿失去她(8-13节)。而路得对拿俄米也是一样忠诚、无私。

路得已经准备好终身守寡。她对婆婆显出了极大的忠诚。路得说,“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,你往哪里去,我也往哪里去。你在哪里住宿,我也在哪里住宿。你的国就是我的国,你的神就是我的神。你在哪里死,我也在哪里死,也葬在那里。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,不然,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。”(16-17节)

波阿斯也是一个敬畏神的人。他已经听说了路得的事。他知道路得吃苦耐劳,并且忠诚信实(2:7)。波阿斯对路得说,“自从你丈夫死后,凡你向婆婆所行的,并你离开父母和本地,到素不认识的民中,这些事人全都告诉我了。”(11节)

路得也显露出她对神的信靠,因为波阿斯知道路得漂泊异乡,是要“来投靠耶和华以色列神的翅膀下”。(12节)

波阿斯对路得特别好。路得对拿俄米说,“我今日在一个名叫波阿斯的人那里做工。”拿俄米回答道:“……因为他不断地恩待活人死人……”(19-20节)

祷告

主啊,感谢你给我们这些忠诚、良善、信实的好榜样。请帮助我也能这样行。请帮助我们的教会,让我们一同向这个世界彰显忠诚、良善和信实。

佩泊的补充

读过《士师记》,再看《路得记》,真是让人长长舒了一口气。经历了《士师记》的血雨腥风,读者终于在《路得记》中与平静、祥和的生活相遇,因为书中人物都是那么诚实、良善和值得信赖。拿俄米和路得之间的关系不但是爱与忠诚的表率,也是婆媳关系的最佳典范。

每日金句

箴言

“愚妄人的恼怒立时显露,通达人能忍辱藏羞。”

2024年读经计划

为未得之民祷告

2023年读经计划

2022年读经计划

Palm Beach Chinese Christian Chape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