滴满脂油的路径
文/冯晶师母
棕榈滩华人基督教会建堂至今40年了。如果说我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生活了17年,那么我22年的信仰生活几乎都是在这里度过的。这22年的养育之恩,让我心中对教会、对神,充满了感恩。
万里福音
“你们要去,使万民作我的门徒。”(马太福音28:19)
我的妹妹刘磊1994年来美国后信主,1996年开始加入棕榈滩华人基督教会。自从她信主以后,每次从美国给我打电话,总是不断的讲耶稣。对于毫无信仰背景,并且在深圳只顾着拼命工作赚钱的我来说,耶稣只是一个远在天际,与我的生活毫无相干的名字。所以每次接听妹妹的电话,一边心疼那每分钟18元人民币的越洋电话费,一边为着亲情,无奈地听她讲着耶稣。
▲1996年刘磊(右)即将赴美留学与冯晶师母摄于深圳,自此开启家族归主的奇妙旅程。
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一年多以后,在1997年圣诞节的前夕,妹妹和我的一次通话,如今,我仍然记忆犹新。她在照例讲过耶稣之后,直接对我说你去找教会,信耶稣吧!之后还特别重申了一句:“姐姐,我们教会的弟兄姊妹都在为你祷告呢。” 我那时根本不知道祷告是什么,也不认识那些为我祷告的人,更不知道祷告能给我带来什么影响。但是,或许是神的时间到了,她的话撬开了我的心。然而我当时只是觉得扭不过她,便无可奈何地说:“好吧,我去找教会。” 谁曾想,这么“别别扭扭”的愿意,居然也得到了神的怜悯和祝福。
于是接下来几天在公交车上,神让我遇见了一位发福音单张的基督徒。在深圳这座彷徨、紧张的都市里,她那罕见的安详与满足,温和又坚定的神态深深地吸引着着。我在查找了深圳教会的信息后,决定在1997年的圣诞节之后的周日去看看。没想到的是,从踏入教会门口的那一刻开始,我就像历经风雨终于找到了家的孩子一样, 神奇妙的爱深深地吸引我,我就再也没有离开。就这样到了第二年的五月复活节,我在教会受洗,成为了神的孩子。
多年之后,有一次我与教会的许师母一起做广播节目。她无意中打开自己的一个记事本,其中一页正写着:为刘磊的姐姐冯晶信主祷告!当时我心里非常感慨,在现今这个冷漠的世界中,有谁愿意对一个远在万里之遥、素昧平生的人付出关爱和纪念呢?多么感谢教会里那些为我祷告的弟兄姊妹们啊!他们对我灵魂的负担,在爱里的祷告,使我深深感动。更让我感恩的是,神还把我带到他们中间,成为见证福音的果子;并让我在这里成长服事,这对我是莫大的恩典!
因着妹妹的信主,主的福音临到我们的亲人。这几天我细细的计算了一下,单是我自己的家庭和周牧师的家庭,如今已经有12个人信主了。 这时一句经文涌现在脑海:“报福音、传喜信的人,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。”(罗马书10:15)这一个个新生的生命就是福音的脚踪。看到他们的生命被更新改变,我真切地体会到何为佳美!我相信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长下去,因为神的恩典已经临到了这两个家庭。我们仍要传下去!这真是倍增的投资啊!我相信在永恒里,神不单纪念我的妹妹,那些曾经为我们的灵魂献上祷告的弟兄姊妹也必蒙纪念!
梦想成真
“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。”(彼得后书3:18)
▲一祯 2014 年在内地培训的珍贵照片,圆了十几年前,冯晶师母渴望与妈咪、许师母去国内服事的梦想。
第一次与妈咪和师母一起去到国内服事的时候,坐在火车上我心里忽然想起十几年前的一幕。那时妈咪、师母每年冬天都会去国内宣教,而每次她们回来后在教会里的分享,都使我十分感动。我当时就有一个梦想,如果有一天我能与她们两位一起回去服事,那是多么美好啊!后来有一次在Macy‘s看到一双厚厚的棉靴在减价,我眼睛一亮,心里有了一个冲动:如果冬天回中国去,这个靴子对怕冷的我一定适合,于是便兴高采烈的买了下来。当然那个靴子其实一直没有机会穿到。虽然是很幼稚的想法,但是那天在火车上想起来,我却忍不住热泪盈眶。
回想起自己刚信主4个月就来到棕榈滩华人基督教会,是一个刚生的婴孩。在这里我第一次参加敬拜小组,第一次学习开口祷告,第一次参加查经班,第一次参加妇女聚会,第一次带查经,第一次……。而两年之后,尚不成熟的我,竟蒙主恩召来服事他。我那个幼稚的梦想,自己并不觉得能实现,甚至在后来的日子也不常想起它,即便想起也会刻意回避。然而十几年的时间,神用教会、牧者的培育与训导,竟然让它有一天成真了。神不仅伟大奇妙,而且慈悲满怀,祂顾念卑微如我的人。
代代相传
“这代要对那代颂赞你的作为,也要传扬你的大能。”(诗篇145:4)
当听到建堂40年的庆祝计划的时候,我曾问周牧师:“不是50年才应该大庆吗?为什么40年就这么隆重呢?” 他说:“10年就是一代人啊。10年之后将是新的一代要兴起的时候了!” 是的,又是一代人了。想起儿子Samuel 小时候在旧堂里到处爬的情景,仿佛就发生在昨天。如今的他意气风发,正跃跃欲试准备冲向他的未来,不仅将要学习担负自己的人生使命,在不远的将来还有可能负起丈夫和父亲的职责。我们都忍不住要感叹,孩子长大了!如此想来,我们在教会家庭中的成长不也是如此吗?在神的恩典,牧者的养育下,我们也从孩子长成满有身量的大人了。此时的我们,正应该成为神的家里勇挑重担,承担使命的一代;同时,我们也肩负着哺育、培养好下一代的责任。我期盼着:正如上一代人因着对灵魂的负担,献上祷告,用生命去影响、陪伴、培养了我们一样,我们也如此传承下去,让成就在我们的身上的恩典,也能同样成就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