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死之交
文/徐璇
2020年,棕榈滩华人基督教会在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中迎来了建堂40周年庆典。正如暴风雨中的灯塔一样,她持续不断地用神的真光照亮人们的心灵。神在其中赐予人的恩典无法胜数。至于我们家,则和这间教会有着非同寻常的“生”“死”之交。
简单的讲就是我和先生都是在这个教会决志重“生”的,而我们两边的四个老人都是在我们来这里后去世的。在这“生”“死”之间,我们经历着耶稣,感受着祂的恩典。
初来乍到
八十年代中,我和先生李强来棕榈滩留学,结识了到学校与留学生交朋友的美国教会的汉姆夫妇。之后每到感恩节,他们都笑眯眯地说,“来,到家里吃饭。” 让我们感到既温暖、亲切,又很受尊重。我父母来美探亲时也受到汉姆夫妇的热情款待,还去了华人教会组织的华盛顿之旅。一路上刘磊姊妹细心照顾并兼当翻译, 每到一处就住在当地基督徒家里。 与这些基督徒诚恳自然的交流,为他们日后信主埋下了种子。
▲第一次到汉姆家做客。
1996年我的母亲罹患乳腺癌,第一次感到了“死亡”的威胁。反观汉姆家的女儿虽经历了肾移植,但他们对死亡却好像没感到这么恐惧。羡慕好奇中我们就开始去汉姆夫妇所在的美国教会探寻、慕道,在那里我们受到了真诚的接纳和帮助。
来,跟随我
2000年我们被邀请到华人教会参加特别布道会,那一次是黄力夫教授主讲“科学与信仰”。他把神的创造用科学的角度讲出来,让我们听得明白。这中间最打动我们的,是他讲 “父亲替儿子担罪”这样一个虚拟的小故事。当黄教授发出邀请,呼召大家接受耶稣作为救主的时候,我们夫妻俩同时举起了手。回到车里,我们都激动地哭了。从此人生不再一样了!殊不知汉姆夫妇从认识我们的那一刻开始,一直为我们的得救祷告了整整11年!感谢主,祂是垂听祷告的神,在咱们华人教会我们重生了。
耶稣轻轻的一声“来”是这样的亲切、丰富,且有力。之后,每次看到圣经里耶稣说“来”的时候,我们都很感动。他的邀请真诚炽热,使我们无法无动于衷。汉姆夫妇的一句,“来,到家里吃饭”正是耶稣邀请的开始。从那以后我们一直听从耶稣的“来”,改变着我们的人生轨迹。
来,放下重担,安歇在我里面;
来,跟从我。
来,到我这来,我给你活水,你不再渴;
来,我是生命的粮,你不再饿。
来,认你的罪,我是信实的公义的,必赦免你的罪;
来,原谅他就像我原谅你一样。
来,知道我来不是定罪的,我来是为了给你生命的,丰富的生命;
来,到我这里来的,我总不丢弃。
来,做我的儿女,做我喜爱的儿女;
来,听我的声音,你会认识我,跟随我,我会给你永生。
来,欢呼喜乐吧,我除掉你的罪,让你与我一同在乐园里;
来,吃早餐。
来,我在你的生命中有计划,不是害你的,是让你得拯救,有盼望;
来,我会用永远的慈爱爱着你,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,因为我喜欢。
耶稣的无条件的爱使我们渴望认识祂。越认识祂,就越感到祂的恩典的长阔高深。是祂在寻找我们。从汉姆夫妇的“来,到家里吃饭”,到华人教会的“来,接受祂为救主”,神让我们感受到祂真是喜欢和我们交朋友,喜欢我们信靠祂。而这样的爱改变着我们,让我们看到自己里面的罪,靠着祂的恩典,由内向外的一点点更新。
来,一起同工
信主后,我们兴奋地在美国教会里边服事边成长。神借着我父母多次来美探亲、华盛顿之行、芝加哥的牧师、在中国长大的宣教士、短波良友电台、好几家教会的牧者及弟兄姊妹等等各样的人和机会,把“来”的邀请传给了他们,使他们感受到主耶稣的信实和大爱,俩人终于在2006年决志信主并受洗归主。
▲中国伙伴林明胆牧师和先生李强享受中国美食。
那些年间,我们也遇到了一对出生在中国的德国宣教士,林明胆牧师和师母。他们夫妇俩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给我和我先生分别做门徒培训,分享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,帮助我们成长。当他们的子女接替父亲,继续服事中国伙伴的福音培训事工时,他们又向我们发出邀请,“来,参加我们的事工,一起到中国做培训吧。” 就这样,耶稣的“来”一直带领着我们到不同的地方去,和祂的亲密关系成了我们的喜乐和力量的源泉。没想到的是,因为这个事工,神还会把我们带离美国教会,去熟悉中文的属灵环境,为以后的工作做预备。
▲2019中国伙伴培训团队。
2011年,我们又接到邀请,“来,到我们新堂看看吧。” 这样我们再次来到了咱们教会。 “来,到家里吃饭” 使我们认识了亲密的朋友。“来,我们一起同工” 让我们享受着跨文化、午餐关怀和妇女查经事工的喜乐。“来,我们为你们祷告” 让我们感到了神的爱和同在。“来,我们一起查经” 让我们在小组里成长,更加认识神。“来,跟你说说心里话” 让我们感到被信任……
生死往来
过去几年中我们家四位老人相继离世,这期间神藉着华人教会的陪伴让我们经历了祂满满的恩典,使我们更真实地见到祂。
我妈妈是在四个老人中第一个去世的。她生病时间长,记得2012-2013那十六个月里我回国七次。教会里的很多弟兄姊妹为我们祷告,常常问候,并介绍诗歌。在母亲的病房里,总是轻轻的放着“这一生最美的祝福”。我们虽在苦难中仍充满了喜乐。
2015年公公病危。感谢神,在大家的祷告下,先生立刻赶回到大洋彼岸,有机会和他度过了在地上最后的几个小时。公公在来美时读过《游子吟》,动摇了他多年进化论的根基。当地教会的姊妹在他最后的24小时内给他再传福音,他信了。许师母当时给我来来回回不知写了多少短信,鼓励并教我如何安慰婆婆,坚固我们的信心。
两个月后,婆婆因心梗住进了重症监护室,先生再次赶回国。教会里兄弟姊妹的祷告问候一直跟随着我们。当地教会的两位姊妹在重症监护室(ICU)里给婆婆传福音,告诉她难受时就喊“耶稣救我!”之后她就安静地度过了最后几天。
四位老人中只剩我老爸了,成了国宝“大熊猫”。我们带他外出旅游,也带他到教会。每每看到他跟许牧师、连弟兄、谢妈妈、竑竣弟兄亲密交谈,就特别享受这份温馨。
三年前,老爸回国前一天突然喘不过气来。送入医院后做了支架、又屡次进出重症监护室,三次手术才止住胃出血。老爸过山车一样的病情惊动了教会的兄弟姊妹,大家恒切的祷告、前来安慰;许师母、妈咪也来医院为他按手祷告。大家做了香喷喷的饭菜给我们全家,冯基弟兄更和我们一起轮班陪护。经过几个星期的抢救和治疗,老爸终于康复出院了。许牧师来家里探望的时候,老爸高兴得一下子就忘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。
今年六月,老爸的心脏彻底停止了跳动,平安地回到了他救主的身边。我们又再次领受了牧者和弟兄姊妹的亲切挂念、鲜花和探访。对这些年来教会在我们经历磨难时给我们的祷告和支持,心中实在是充满了无法细数的感恩!
棕榈滩华人基督教会走过的40年中,我们有幸与她有近30年的“生死之交”。神的手一直搀拉着我们,从未分离。特别是在危难来临的关键时刻,我们经历到一家有难八方支援,而这正是我们教会的珍贵特色。这里有恩赐的教导,清楚地展现神的恩典和真理;这里有谦卑舍己的牧者,成为我们效法的榜样;有辛勤付出的长执,任劳任怨的服侍神的家;还有众多神的儿女默默无闻、毫无吝惜地付出,在服事中成长,爱神爱人。
让我们一同来
2020年新冠肆虐,王军姊妹果断地站出来,组织买口罩、做布口罩、捐口罩给教会和社区里最需要的人。大家一呼百应,热情空前,各尽其力,把爱心口罩及时送到医院、养老院、领养中心和教会肢体以解决突如其来的社区刚需。灾难中神又一次显现祂的信实,继续引领教会彰显祂的慈爱。
主耶稣说,若我们彼此相爱,众人因此就认出我们是祂的门徒。40年间神在这里造就出无数忠心跟随祂的门徒。愿神祝福我们的教会持续不断地传递神的邀请,让更多的人“来”作祂的儿女,灯塔长明!
▲作者父亲在教会门前与许牧师合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