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能何妙‧神恩奇哉
文/盧彩秀師母
「我們不拘是猶太人,是希利尼人,是爲奴的,是自主的,都從一位聖靈受洗,成了一個身體,飲於一位聖靈。」(哥林多前書 12:13)
▲許登奇牧師、盧彩秀師母,以及Schwartz牧師(媽咪)組成牧會團,一起牧養教會。
靠著神恩與神能
逾20年前,許登奇牧師受邀,偕Rev. Jeanne Schwartz組成牧會團,進入棕櫚灘華人教會服事。當時教會裡有來自香港、臺灣、印尼、馬來西亞,和中國大陸等的弟兄姊妹,包含各種年齡層,各種不同職業階層;也就是哥林多前書12章13節的寫照。
「從一位聖靈受洗,成了一個身體,飲於一位聖靈」,正是許牧師及牧會團在教會共同領受的首要異象。過去20年牧養的歷程中,最大的震撼和深識就是,神的恩典又奇又妙,神的能力至高極深。對按立後第一次獨挑牧職的許牧師,對牧養宣教老將Schwartz牧師(媽咪),和自18歲蒙召獻身便四處服事的我,都一同折服在祂奇異恩典之下!
想到教會的過去、現在,和未來,願以士師記6章基甸的事蹟,與教會肢體 — 我親愛的家人們 — 互勉。
憑著呼召和應許
- 當神造訪基甸時,向他宣告:
「大能的勇士啊,耶和華與你同在!」(6:12)
然而基甸有很大的疑惑:
「主啊,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,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?我們的列祖不是向我們 說耶和華領我們從埃及上來嗎?祂那樣奇妙的作爲在哪裏呢?……」(6:13)
你我是否也曾疑惑,神過去帶領我們,如今祂還會有甚麼樣的作為?耶和華果真與我們同在?
- 當神差遣基甸行使任務時,對他說:
「你靠著你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裏拯救以色列人」(6:14)
基甸深沈的自憐使得他對神的託付質疑:
「主啊,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?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。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。」(6:15)
神給你我的託付,是否顯得沉重?我們又如何看自己?這位有權柄和大能的主,又如何看你、看我?
- 神對基甸重申應許:
「我與你同在,你就必擊打米甸人,如擊打一人一樣。」(6:16)
基甸由疑惑轉向求蒙恩的證據:
「我若在你眼前蒙恩,求祢給我一個證據,使我知道與我說話的就是主。」(6:17)
你我是否也願意向神求證據,確認神的託付,確信神的同在?
- 基甸轉被動爲主動:
「求祢不要離開這裏,等我歸回將禮物帶來供在祢面前。」
神給他一個肯定的答覆:
「我必等你回來。」(6:18)
我們所信的這位全能主宰,也是願意與人親近的恩慈救主。你我是否願意勇敢向前,定意完成任務,並以感恩為祭獻上,敬拜祂,榮耀祂的名?
- 基甸獻祭敬拜神,立了一個蒙恩的紀念碑:
「於是基甸在那裏爲耶和華築了一座壇,起名叫『耶和華沙龍』(就是耶和華賜平安的意思)。」(6:24)
神的能力偉大,神的恩典奇妙,豈不值得我們一說再說,甚至要立下記號,代代傳述?
- 基甸重新得力,眼見遠景:
「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,他就吹角;亞比以謝族都聚集跟隨他。」(6:34)
基甸不管心存多少疑惑或無助,他認識過去神拯救的歷史,他自己渴望神恩,他靠著揀選他的神揚翅起飛,成全神拯救的旨意。
親愛的主內家人,當教會數算神過去的恩時,也讓我們現在同心再驗證祂的恩典是絕對可靠的,讓教會立下蒙恩的壇,成爲未來永世的紀念。
求神激勵每個弟兄姊妹,舉起各人的角,向本家、向南佛州、向地極,吹響神的名!